实现就地办理职业资格认证 两岸(平潭)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中心漳平工作站成立
为促进职业资格互认,完善台胞就业创业服务体系,8月6日,两岸(平潭)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中心漳平工作站在龙岩漳平台创园正式揭牌成立,该园区成为全国36个台创园中第一个实现可以就地办理职业资格认证的台创园。
据悉,两岸(平潭)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中心漳平工作站可为台胞提供职业资格认证和考证服务,对推进两岸职业资格互认融合,打破职业壁垒,优化台胞就业创业服务,深化两岸人才交流合作,维护台胞职业权益具有重要意义。近日,漳平台创园已有4名台胞参加“茶叶制作”职业技能专项能力培训并通过考核,8名台胞获评农村实用人才初、中、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第一批6名台胞采认换证已通过一体化服务中心审核并取得证书。
“工作站的设立为我们台青创业发展提供了很多便利。我将与台湾的朋友一起分享、宣传,带动更多的伙伴到这来就业创业。”已经拿到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台青陈嘉娟高兴地表示。
茶农采摘高山茶
漳平台创园是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现有台企86家、台农600多人,年产茶5800吨,产值15亿元,核心区永福镇是台商个体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乡镇,海峡两岸最大的高山乌龙茶生产基地,被台商誉为“大陆阿里山”,自2016年起连续八年在国家级台创园建设发展考评中获得第一名。近年来,漳平市积极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以及“农林22条措施”“闽台农业融合发展8条措施”等惠台政策,大胆探索“以通促融”,先后举办两届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大会,出台了一系列实质性、有分量的举措,为台商台农创业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漳平台创园在对台农业政策上的创新探索,先后开创了10项“全国首创”做法。包括联合台湾专家携手制定出台首批《台式乌龙茶》《台式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两项国家标准,有效解决台式乌龙茶在大陆发展“无证可凭、无标可依”问题;创新金融支持,打造台创园“信用园区”,累计发放贷款贴息2194万元,推动水电优惠政策向全市覆盖,每年为台企节省成本80万元以上;不断完善林权登记制度,创新性地向台农台商发放林权证,台农台商可以把林权证作为土地、资金流转运作的法律凭证、信用基础;为台农颁发全国首本林下经济不动产权证书,并成功发放首笔林下经济产业贷款15万元,等等。
为进一步推动两岸融合,漳平积极响应台商台农需求,推行“妈妈式”服务机制,组建“我来跑”党员先锋服务队,做好跑政策、跑服务、跑平台和助力台企开拓市场、助力台企转型升级的“三送”“两助”服务,并通过服务卡“点单”等方式服务台企,实行线上线下“同步办、不见面审批”,真正做到让台商台农“一趟不跑”。同时,逐步探索台胞参与乡村振兴、社会公益、生态环保等事业可行路径,先后选聘台胞“河长”12名、台胞“林长”15名,鼓励台胞参与当地治理。落实在漳台湾同胞享受同等待遇政策,帮助解决台胞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生活问题,让台胞住得安心、过得舒心。
台品樱花茶园
漳平台创园管委会主任许赐江表示,将紧抓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两岸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全力推动漳台经济融合、社会融合、情感融合,着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文/陈俊毅 图/漳平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