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屿集团党建引领赋能黑土地秋收“丰”景
松嫩平原稻浪翻滚,锦州港万吨巨轮鸣笛启航,一套贯穿农业全产业链的现代化服务体系正在高效运转。2013年起,象屿集团从厦门出发,扎根深耕东北黑土地,完成从传统粮仓守护者到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者的战略跃迁。公司通过构建“仓储基石+物流动脉+数智大脑”的三维体系,在黑土地上织就了一张覆盖“种、储、运、销”全链条的服务网络。
目前,象屿集团旗下象屿农产公司已在黑龙江建成7个现代化仓储物流中心,总仓容达1300万吨。通过“智能粮情监测+标准化管理体系”,年均保管国储粮超400万吨,历次质量检查达标率均为100%。近年来,象屿的粮储服务更延伸至全国,先后为广东省、福建省地方储备粮进行异地代储服务。
日前,2025—2026年度秋粮收购季拉开帷幕,象屿集团树立“红色领航,屿粮助农”的党建品牌,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秋粮收购全流程。
价格送到田埂上,惠农温情“润”人心
丰收时节,象屿农产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的厂区内一片繁忙。象屿依安农产党支部迅速响应,成立由支部委员牵头的3支专项服务队,全力开展收购保障工作。
质价政策宣讲组带着印有收购价格、质量标准、结算流程的海报,深入全县12个乡镇、40余个行政村开展服务。部分农户不会线上操作售粮流程,服务队从注册账号到预约排号,手把手、一步步耐心指导,让农户从“不会用”变成“熟练用”。提前3天开启在线预约的绿色通道,将农户售粮的平均等待时间从120分钟缩短至50分钟,错峰售粮率提升65%以上。截至目前,象屿依安农产党支部已累计开展政策宣讲60余场,帮助200余户农户完成线上预约,让政策红利真正惠及每一位种粮人。
象屿农产质价政策宣讲组队员为农户讲解质价政策。
“李大哥,您这玉米水分含量符合标准,这是今年的质价政策清单,您收好仔细看看。”在依安镇向前村的田埂上,政策宣讲员刘磊用通俗易懂的“农家话”给种粮大户老李讲解质价细节。“以前不懂你们收粮多少钱,总怕卖粮时吃亏,现在有人把价格讲到地头了,账也算到家门口,我这心里啊,踏实得很,再也不用瞎琢磨了!”老李说道。
现场化解急难事,精准服务“暖”人心
“多亏了党员先锋岗的同志,不然我这一车粮食真不知道该咋办。”来自阳春乡的送粮农户张树森握着党员服务队队员马腾龙的手连连道谢。原来,他的送粮车刚到库区门口就发生了轮胎爆胎。正在库区巡查的马腾龙发现后,立即召集3名党员带着工具赶来帮忙,迅速换好备胎,确保粮食及时入库。
针对收购高峰期农户就餐难、休息难的问题,志愿服务组在收购大厅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配备温开水、感冒药、创可贴、藿香正气水、充电设备、休息座椅等,随时供农户使用。考虑到部分农户赶早送粮来不及吃饭,党员们还协调员工食堂,为送粮农户提供免费用餐服务。目前,这支服务小队已累计为农户提供暖心服务200余次,解决车辆故障、证件补办、信息查询等各类难题30余件,做到“农户有需求,党员有回应”。
廉洁防线筑得牢,阳光收购“安”人心
“收购纪律是红线,任何时候都碰不得!”在收购动员会上,象屿依安农产党支部纪检委员、常务副总经理李占新说道。为确保收购过程公开透明,让农户卖得放心,公司精心打造“廉洁收购”监督体系。党员们率先签订《廉洁收购承诺书》,将“十不准、十严禁”纪律清单张贴在库区入口、收购大厅等醒目位置,时刻提醒严守纪律底线。
监督小组每天对扦样、检质、过磅、结算等关键环节开展“嵌入式”监督。“今日监督28车,无违规情况”“农户建议:增加夜间照明设备”“过磅区域地面需平整”……监督员张伟伟的笔记本详细记录着每车粮食的检测数据、农户的反馈意见,为象屿依安农产改进收粮工作、优化一线服务提供了第一手的宝贵意见。同时,象屿依安农产还专门设立24小时举报电话和意见箱,每日在电子大屏上公示收购数量、价格及结算明细,每一笔交易都经得起检验,让“阳光收购”看得见、摸得着,农户的信任感也在一次次透明交易中不断升温。
党员服务队队员与农户交谈,收集反馈意见。
田埂上的政策宣讲,拉近了与农户的距离;现场解决难题,温暖了农户的心田;廉洁透明的收购,守护了农户的利益。象屿集团专项服务队用行动践行“为耕者谋利”的承诺,让农户的 “丰收粮” 变成 “放心钱”。(文/图 刘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