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湖里这场跨越时空的“红色课堂”,直抵人心

党建之窗 | 2025-11-06 17:13

观众席座无虚席。

演出现场座无虚席。

近日,厦门艺术剧院座无虚席,湖里区组织干部职工观看话剧《远的山 近的海》,开启跨越时空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红色基因扎根观众心中。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据了解,解放厦门的战斗,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在高崎神山一带,无数英勇的战士们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书写了厦门解放的壮丽篇章。为了铭记这段光荣历史,厦门市山东南下干部历史会、厦门市鹭海英烈慈善基金会匠心独运,邀请著名剧作家、一级编剧王俭,以1949年10月解放厦门神山为历史背景,精心创作了话剧《远的山 近的海》。该剧通过王大山一家三代的命运交织,让革命历史照进现实。剧中那条褪色的红领带,是连接1949年解放厦门的血脉纽带,更象征着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初心使命,串联起一段热血激昂的往昔。

观看时,观众仿若穿越至战火纷飞的年代。剧情高潮时,观众席鸦雀无声,大家沉浸故事,被人物命运和英勇事迹深深触动。这份触动,饱含着对先辈的敬仰缅怀,以及对爱国精神的感悟。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作品创新叙事格局,用“时空穿越”打破线性叙述,让解放战争硝烟与AI时代声光辉映。在老年王大山记忆碎片里,既有解放厦门前夕军纪人情交织、革命爱情与家国大义抉择的往事,也有当下年轻一代面对商业利益与历史真相的艰难选择。这种古今对话结构,让革命历史在当代舞台焕发新生命力。

更深刻的是,剧目直面AI技术带来的伦理挑战,以艺术形式回应“守住伦理底线”的时代命题——剧中周强企图用技术消费历史、用算法解构崇高价值,而王晓海坚守记忆尊严、捍卫历史真实,这场戏剧冲突,既是对历史的敬畏,更是对“科技与人文如何平衡”的深刻诘问。(文/图 湖里区委宣传部)


新闽网客户端下载 新闽手机网 新闽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