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台江这些墙“会说话”
曾经闲置的旧墙面,如今变身成为讲述历史与美好生活的“艺术画廊”;曾经坑洼不平的闲置角落,如今成了居民休憩娱乐的“幸福广场”。近日,福州市台江区上海街道河上社区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微更新”改造,让社区空间实现了华丽转身,用画笔和巧思绘就民生“新画卷”。
荷塘路:方寸之地“长出”一座微广场
路面彩绘改造
在荷塘路口可以看到,荷塘旅居酒店门口的地面绘制了以荷塘为主题的彩绘,朵朵盛放的荷花、鲤鱼在碧绿的荷叶间嬉戏,显得栩栩如生。不远处立着一张亮黄色的休闲长椅,椅背由荷塘的拼音组成。路口墙面上的彩绘同样夺人眼球:一位少女手持一朵绽放的荷花在荷塘间亭亭玉立,并配上“当河上的风吹过荷塘,仿佛你还在我身边呢喃”的文字,把社区名字和路名镶嵌其中。
改造前后对比
“以前这里路面破,大家路过都绕着走,更别说在这里停留了。”在社区住了几十年的老居民陈阿姨一边打卡拍照,一边感慨地说道。
改造前后对比
据河上社区介绍,荷塘路口闲置的空地隶属于福建医科大学,原本路面破损。今年9月,社区有了初步构想,在征集居民意见以及与大学协调过后,决定把这里改造成以荷塘为主题的党建文化广场。在市委社会工作部、台江区委组织部、社会工作部、上海街道党工委指导下,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多方努力,一座精致的党建文化广场便应运而生。
交通路:白墙“讲述”峥嵘岁月与治理新篇
闲置的白墙新增十幅墙绘
同样焕发新生的,还有交通路上原本闲置的白墙。这里十幅墙绘的主题更具深意。几面墙以“上海工人援建福州的峥嵘岁月”为主题,用生动的笔触再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成为一部立体的历史教科书,让过往行人了解两地深厚的情谊与建设者的奋斗精神。
另外几面墙绘则聚焦“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画面生动展现了河上社区近年来治理成效的缩影和宣言。
“微更新”带来“大效益”
改造前后对比
河上社区的这番“旧貌换新颜”,带来的远不止视觉上的美化。在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推动、指导下,河上社区通过对闲置空间、破损设施的改造,打造友好街区、党建文化广场,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墙绘不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承载历史记忆、彰显社区特色、传播文明新风的载体。这种“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的“微更新”模式,投资小、见效快、接地气,是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获得了居民的一致点赞。
上海街道河上社区书记李宇莉表示,下一步,社区将继续倾听民声,聚焦居民身边的“小微”公共空间,通过更多实实在在的改造,让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温度与活力,绘就民生“新画卷”。(文/图 台江区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