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建成!福州新区(长乐区)奏响百亿级深海牧歌

市县动态 | 福州日报 2025-10-27 12:39
原标题:走,到大海“放牧”去!

一艘快艇从福州新区(长乐区)松下渡口出发,向长屿岛方向驶去,大约15分钟后,抵达全省首套桩基桁架式大型智能化养殖平台“航宁1号”。平台负责人王开木领着记者登上二层甲板,只见远处工人忙个不停,安装、焊接“航宁2号”的桁架钢结构。钢铁敲击声伴着温柔海风,愈加悦耳动听,这是松下镇再次响起的“海洋牧歌”序曲。

“航宁1号”和在建的“航宁2号”养殖平台。包华摄

“航宁1号”和在建的“航宁2号”养殖平台。包华摄

一次冒险闯出新路

靠海吃海,是沿海渔民普遍的出路,可是长屿岛的渔民们没有那么幸运,因为岛屿附近海域全年8级以上风力天数占了一半以上,耕海牧渔成了他们遥不可及的梦想。为了谋生,有人选择出海捕鱼,有人前往宁德养殖,王开木曾经也是其中一员。

王开木去宁德搞养殖,摸爬滚打十几年,摸出了门道,也发现了问题——宁德近海养殖趋于饱和,加上内海平时风平浪静,鱼儿得不到充分锻炼,因此口感不佳。此时,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乡长屿岛,风大浪急适合鱼儿“健身”!唯一担心的,就是风浪会破坏网箱。

网箱不行,那就换条路!彼时,深远海养殖平台在国内兴起,王开木走访了连江、浙江大陈岛等地,观摩了近十个海上养殖平台。他发现,照搬照套既有模式根本行不通,“说到底还是风浪,一般的平台承受不了这样的强度”。

踌躇之时,王开木想到了祖祖辈辈流传的捕鱼方法。“一直以来,长屿岛的渔民们都采用海上定置网捕鱼。简单来说,就是将钢管插到海底,在它们之间牵起渔网,等着鱼儿钻进去。”从中获得启发,他找到了养殖平台落地长屿岛海域的关键——打桩。

王开木携手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等展开研究设计,通过不断探索,“航宁1号”从设计图变为施工图,最终成了实景图。这一养殖平台设有24根500毫米管径的无缝钢管,由钻机稳稳将其钻入海底岩石10米以下,使得平台“底盘”更稳。2024年,全省首套桩基桁架式大型智能化养殖平台就此诞生。

深远海养殖平台饲养出的鱼儿肉质口感更佳。包华摄

一场试验探索深蓝

一套养殖平台,价值上千万元,虽有政策补贴,但也无异于一场“豪赌”。

赌赢了吗?王开木站在“航宁1号”上面,自信地给出了答案:一来,“航宁1号”经受住了强劲风浪的考验,即使台风过境,它也能安全稳定运行;二来,去年投放的黄瓜鱼平均增长了400克,体型、肉质双优,受到普遍好评,销售出去赚了120万元。顺利的话,养殖平台预计5年回本。

有了经验,王开木趁热打铁,启动建设“航宁2号”,平台预计年底建成。记者看到,“航宁2号”的桩基深入海底,支撑起上方的钢梁。网箱已经有了清晰的轮廓,如同大海上的田埂一般,工人们稳步穿梭,忙着搭建二层平台。

“‘航宁2号’的养殖水体比‘航宁1号’大一倍,我们打了54根桩,更多更密更牢固。”王开木说,从起网设备到投饵方式,“航宁2号”的智能化、机械化程度更胜一筹。“就拿起网来说,夏季高温,网衣容易长藤壶,如果不及时清理,鱼就会缺氧。我们每隔20天左右,就会把鱼倒入另一口网箱,拉起整个网晾晒一天进行清理。”可是,一口网箱长、宽、深都有25米,网衣规模可想而知,虽有机械辅助,起网一次也要5人同时发力。在“航宁2号”上面,得益于智能化、机械化设备,起网一次只需3个人。

记者了解到,“航宁2号”平台年产量将达700吨,初步计划养殖石斑鱼、大黄鱼、金鲳鱼、斑石鲷、真鲷鱼等品种。

从“航宁1号”到“航宁2号”,这是一场积极的探索。如果成功,这种模式可以拓展到外海,开辟更广阔的“海洋牧场”。

王开木(右)和王书宇父子抱着海鲜笑开颜。包华摄

一座平台照亮归途

登上平台,记者注意到,王开木身边跟着一个年轻人,话不多但行动利索。“这是你儿子?”“对,他叫王书宇,现在回来帮忙了。”

两个月前,王书宇辞去厦门某上市企业的智能化装备设计工作,回到了长屿岛。人们都向往城市,他为何选择回乡?“他忙不过来啊!”王书宇嘴上抱怨着,言语中却透露出对父亲发展深远海养殖平台的敬重,“这与传统养殖方式完全不同,未来可能成为行业标杆”。

跟了父亲一段日子,王书宇的感受总结起来就是“累”。为了得到更多养殖经验,他平时都在平台上。“我爸也是,就算不在平台上,他也时刻开着手机或者电脑盯着监控,根本放心不下。”

说起这个,王开木的妻子也是满肚子话要说。“建1号平台时,他吃住都在上面,全身上下包括嘴巴都晒得脱皮了。女儿心疼,劝他不要做了,但是他很坚定。”说着说着,她的眼眶湿润起来。

王开木说,之所以坚持,是因为看到了松下高质量发展海上养殖的希望。松下镇正在规划人屿岛以西海域“海上牧场”,全力推动冷链加工等关键配套设施建设,后续将推进建设集成饲料加工中心与超低温冷冻基地的项目功能区,实现饲料就地生产直供、渔获15分钟内快速锁鲜。

“我们将依托福州新区(长乐区)养殖规划出台的契机,发挥松下海洋区位优势,推进规模化、智能化养殖基地建设,同步推进冷链物流加工基地在松下落地,最终打造百亿级深海养殖牧场及配套冷链物流加工基地。”松下镇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蒋雅琛)



新闽网客户端下载 新闽手机网 新闽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