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税务:打好“政策+服务”组合拳 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南平市税务部门在精准落实政策、提升服务质效、引导企业合规经营等方面持续发力,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政策引领 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动能
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饮料、乳制品和保健食品生产与销售的企业,在产业升级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企业提质增效的需求愈发迫切。面对“农产品初加工免税范围界定模糊”“研发费用归集口径复杂”等涉税难题,企业一度在政策适用与操作层面存在困惑。
延平区税务局积极响应企业需求,运用“政策+服务”双轮驱动,组织业务骨干解读政策要点,现场演示申报操作流程,发放《税收优惠指引手册》,确保企业懂政策、会操作、享红利。今年来,企业顺利享受农产品初加工项目减免应纳税所得额60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政策红利的精准落地。
“税务部门的服务让我们对政策口径清晰了、操作也更顺畅了,节省下来的资金直接助力我们加大研发和扩大生产,不仅成功落地LHT乳糖水解技术推出零乳糖巴氏鲜奶,更升级了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系统,生鲜乳优质率稳定在高位。”企业财务负责人陈接聪表示。
服务赋能 增强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初秋时节,浦城县临江镇万鑫家庭农场的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示范区里,层层叠叠的稻穗颗粒饱满、长势喜人。此前,在福建农林大学廖红教授团队的技术支持下,该农场积极推广有机种植模式,投入资金改良土壤、采购绿色农资,达成作物绿色高产优质的发展目标。然而随着农场投入持续加大、发展步伐加快,经营者对种植水稻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一知半解,对政策适用的具体范围、申报的操作流程更是摸不着头绪。
针对农户普遍存在的这一政策盲点,浦城县税务局组建“涉农税惠服务专班”,围绕农场的核心需求提供精准辅导,针对水稻种植税收减免,逐条解读农林牧渔业项目的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明确农场有机再生稻种植符合减免政策的免税条件;针对农产品销售申报,辅导农产品自产自销免税发票开具、纳税申报等实操环节,根据企业多渠道销售的收入申报具体问题,研判分析经营状况,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以贴心服务提振农户发展信心。
“今年以来,我们已经享受各类税费减免46万元,实实在在减轻了我们的负担,现在稻子既增产又提质,单靠种植再生稻,今年预计就能多赚80万元!”农场负责人马芳华喜悦地算起了增收账。根据最新测产数据,农场再生稻头季平均亩产高达770.5公斤,实现超高产目标。
协同发力 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
武夷山市税务局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座谈会,邀请29 家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参与,三个部门围绕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在日常运营中高频关注的税费申报、登记变更、社保缴纳等关键领域进行细致解读,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与困难一一予以解释答复,共提出18条具体问题和7条系统优化建议,真正实现了“问题当场解、建议有回音”。
“这场座谈会为我们更新了知识库,更是把模糊不清的涉税风险点搞懂了,日后我将会继续依法依规为企业办理涉税业务。”武夷山市中闽财务咨询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文清在会后地表示。
此外,邵武市税务局聚焦氟产业发展,依托税收大数据精准识别税费优惠政策适用主体,向符合条件的氟化工企业“靶向”推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并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风险提示清单。顺昌县税务局依托“项目管家”团队,实地走访重点项目施工现场,提前开展涉税风险事前研判与预警,为重点项目定制全周期、全税种政策“大礼包”,助力民营企业持续发展。
“我们将持续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以更精准的政策落实、更精细的纳税服务,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税收环境。”南平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