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种地到“慧”种地,古田县以“良种良法良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市县动态 | 2025-09-24 17:53

眼下,宁德市古田县中稻陆续迎来丰收。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成为田间地头的主角,它们与优质的稻种、先进的农艺相融合,绘就出一幅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的丰收图景。

收割作业现场

收割作业现场

9月22日,在平湖镇富达村的优质稻示范片里,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稻田中轰鸣前行,“吞”下沉甸甸的稻穗,“吐”出金黄的谷粒,代替人工成为收割的主力。“机械换人”不仅让收割效率翻倍,更将稻谷损失率严格控制在1.95%以内,切实守护了农户“粮袋子”。

“今年我们合作社总共种了600多亩水稻,用人工收割起码要40多天,用机器收割的话,大概半个月左右就收割完了,省工省时省力,而且机械成本比人工成本降低60%左右。”富达村新翔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兰培柳说道。

这片602亩的示范田,不仅是机械化作业的样板,更是一个优质的“田间考场”。这里集中示范种植了野香优676、中浙优8号等多个高产优质新品种。通过这种集中展示和对比栽培,农户们可以最直观地看到哪个品种抗性好、哪个品种穗大粒饱,为来年的科学选种提供了最佳依据。

“当前中稻正全面收割,以富达村602亩示范片为例,我们通过优质品种搭配机械化收割,实现了‘农机农艺融合’,这片示范田的水稻单产能达到800公斤左右,每亩较上年增加100公斤以上,有明显提升。”古田县农业农村局粮油股负责人程晨飞说。

收割作业现场

收割作业现场

为加速农业变革、打消农民使用良种新机的顾虑,古田县出台了多项涉及新品种种植与农机采购等相关政策保障,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有效激发农户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积极性。

“从全县情况看,目前中稻机收面积已超2万亩,‘机械换人’直接让收割效率翻倍、损失率下降;同时我们还在各示范片推广无人机直播、飞防以及精准栽培、绿色防控等技术,全力帮农户降成本、提效益。截至现在,全县已建成8个核心高产示范片,预计今年中稻总产能超10万吨。”程晨飞说。

田间地头一片好“丰”景

田间地头一片好“丰”景

2025年,古田县加大优质稻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8个优质稻示范片面积达2496亩,展示优质稻新品种80个(次)。从“会”种地到“慧”种地,古田县通过建设示范片、推广良种、配套农机、叠加补贴等一系列组合拳,让粮食生产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夯实了稳粮增收的基础。(文/图 邱嘉淋 沈久谊 王倩)


新闽网客户端下载 新闽手机网 新闽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