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启动“体育文明课堂”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体育融合发展
活动现场
9月23日,厦门市“体育薪火·文明续航”体育文明课堂在翔安区东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启动。该项目由厦门市委文明办、厦门市体育局联合推出,旨在推动体育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通过面向基层群众的体育文明教育与实践,引导市民提升文明素养,培育城市文明风尚。
启动仪式上,翔安区首批4个“体育文明课堂教学点”授牌,同时为体育文明课堂指导员颁发聘书,并为翔安区体育文明课堂文明实践服务队、体育文明网络观察队授旗。项目试点将重点在社区探索“体育+文明”融合路径,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文明建设新模式。
“体育文明课堂的要义,是挖掘体育运动中的规则、礼仪与精神内涵,将其转化为可感、可学、可用的文明行为准则。”厦门市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课堂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市民在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中砥砺意志、提升素养,展现积极向上的时代风貌。
授旗仪式
据介绍,“体育文明课堂”将以“价值内化、行为外化、多元融合”为导向,构建“精神传递+知识普及+实践养成”的课程体系。内容涵盖运动技能培训、文明观赛公约宣讲、体育精神引导等方面,既包括篮球、足球、太极拳、八段锦等群众基础良好的项目,也融入《厦门市文明观赛公约》等文明内容。
课程由辖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主讲,并联动翔安区长跑协会、资深体育教师等专业力量,兼顾技能传授与文明理念传播。在教学过程中,将文明礼仪规范与运动项目规则相融合,通过案例分享、榜样引导等方式,推动文明理念在日常生活中落地见效。
项目首批教学点设在翔安区窗东、鼓岩、欧厝、东园4个社区,依托完善的社区体育设施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推行“点单式”公益课程模式,灵活安排课程时间地点,提升服务可达性和实效性。同时,课堂还将结合重大赛事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嵌入文明倡导环节,营造良好观赛氛围。
颁发聘书
厦门市委文明办表示,翔安区作为试点地区积累经验后,未来将逐步推广“体育文明课堂”至各街道社区、校园、企业、机关和公共场馆等重点区域,构建全民参与的体育文明传播网络,持续擦亮厦门城市文明底色。
在课堂首场授课中,2016年射击世界杯总决赛冠军、里约奥运会银牌获得者张彬彬应邀回到家乡翔安,向群众讲述自己在赛场上体会到的体育文明力量。她表示,体育不仅是竞技的较量,更是精神的锤炼,需要赛场内外共同守护,才能呈现出最动人的模样。(文/图 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