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废水污染小溪,虽是渗漏也需修复受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见”

生态福建 | 中国环境APP 2025-09-27 14:21

初夏时节,竹口溪碧波荡漾,成群的石斑鱼在清澈的溪水中自在游弋。这条蜿蜒于浙闽交界的母亲河,在经历了一场生态危机后,重现往日生机。一起养殖污染案件的成功办理,不仅让河流重焕清波,更成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基层实践的生动范本。

精准侦破:科技助力锁定污染源

2025年3月的一个清晨,浙江省丽水市生态环境局庆元分局的值班电话急促响起。“竹口溪的水变得又黑又臭,水面上还漂着死鱼!”电话那头,当地村民焦急的声音揭开了这场生态保卫战的序幕。

执法人员在现场采样。

执法人员立即出动,沿溪流逆流而上展开排查。越往上游,刺鼻的气味越发浓烈,溪水也变得黑浊不堪,水面泛起大量白色泡沫。“这明显是养殖废水污染的特征。”带队执法的张湖斌眉头紧锁。

无人机迅速升空展开地毯式搜索。高清镜头下,竹口镇某生猪养殖场后山的景象令人震惊:山顶4个废水储存池中,1个池体的防渗膜已破损,中间1个小废水池则完全没有防漏措施。黑色废水不断从裂缝中渗出,沿山体流入农田,最终从缺口处流出,形成污染带汇入山涧,直奔竹口溪。

执法队员踩着泥泞山路突击检查时,养殖场工人仍在正常工作,对渗漏的废水视若无睹。“立即停止作业!谁是现场负责人?赶紧堵住泄漏口!”执法人员当场固定证据,对污染水体取样拍照。快速检测数据显示,废水渗漏液在入河口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分别超标10.1倍、7.8倍和98.2倍,这些数字让在场人员倒吸凉气。

“我们采取了引流山泉水冲洗稀释的措施,避免污水直接流入农田。”面对证据,养殖场负责人刘某某辩解道,“公司联系了挖机修复缺口,但雨天无法作业;采购防渗膜的流程还需江西总部审批……”现场可见,该企业虽已停止向山顶污水池抽水,但其中一个池体液位较高,渗漏仍在继续。

最终,生态环境部门依据《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规,对养殖场“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行为处以47.8万元罚款,公安机关对相关责任人作出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决定。

损害赔偿:从困惑、抵触到主动担当

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庆元县检察院发出检察建议书,“建议依法履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程序。”

根据《浙江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鉴定评估办法》规定,对事实简单、责任明确、损害较小的案件,经赔偿权利人同意,可与赔偿义务人协商一致,委托专家启动快速鉴定评估。鉴于本案污染事实清楚,庆元分局立即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程序。

司法联动,多方参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会。

“企业所在地纳污段为鳌江,水环境功能区为工业、农业用水区,水质保护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到场专家介绍,“地表水生态环境损害数额与废水渗漏量、治理成本、危害系数、超标系数等指标相关。按165吨污水泄漏量计算,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费用还需近3万元。”

“还需要支付这笔钱?这是额外的罚金吗?”刘某某得知后表示不解。庆元分局多次上门走访,面对面讲解政策法规,细致阐明生态环境损害后果。执法人员带着负责人查看污染现场:被废水浸染的黑褐色土壤、枯萎的竹林、溪流中漂浮的死鱼。“这不仅造成周边57亩农田污染,更影响了下游浙闽交界处松溪岩下国控断面水质。”工作人员指着受损农田说。

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会上,专家详细解释了损害评估报告,包括直接污染治理费用、土壤修复、水体净化、生物多样性恢复等多项成本。听着专业分析,刘某某从最初的情绪激动逐渐沉默,最终转变为内心认同。他主动缴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并自愿承担10万元用于增殖放流鱼苗、增氧机布设、受污染农田翻耕等费用。

“我们不仅要通过处罚进行惩戒,更要让企业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庆元分局局长李一娇表示,“让企业真正意识到‘生态债’必须主动还、早日还,这才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初衷。”

跨省联动:人大代表全程监督修复

修复工作迅速展开。在专业团队指导下,养殖场下游溪段安装了4台增氧设备,受损农田进行了深度翻耕。针对竹口溪流经浙闽两省的特点,庆元县相关部门主动对接福建松溪县,并特别邀请两地人大代表全程参与生态修复评估工作,确保修复效果得到跨区域认可。

人大代表们组成监督小组,制定详细监督方案,每月开展联合巡查,对修复进度、水质变化、生态恢复等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在增殖放流活动中,代表们不仅现场监督鱼苗投放过程,还对鱼苗质量、品种选择、投放数量等提出专业建议。

两地人大代表在竹口溪边参加增殖放流活动。

“哗啦哗啦”,两万余尾鲜活鱼苗跃入河中。近日,在庆元、松溪两县检察机关、生态环境部门及人大代表的共同见证下,一场特殊的增殖放流活动在竹口溪边举行。

在放流队伍中,主动履行赔偿义务的刘某某小心翼翼地捧着鱼苗,轻轻放入溪水。“我要用实际行动弥补过错。”他额头渗出细密汗珠,眼神却格外坚定。

一位参与全程监督的松溪县人大代表表示:“通过实地监督,我们亲眼见证河水变清、生态恢复。这种跨区域联动机制值得推广。”监测数据显示,竹口溪水质已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更令人欣慰的是,养殖场筹措160余万元实施全面整改:完成污水处理工艺升级,建立标准化环保站,完善环境管理制度。“我们会采取实际举措践行企业环保责任,守护这片绿水青山。”刘某某表示。

如今,庆元与松溪两县已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包括联合监测、信息共享、应急联动等。夕阳西下,竹口溪波光粼粼,成群的鱼儿在水中嬉戏,仿佛在诉说着这个生态修复的故事,见证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生动实践,为跨区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新闽网客户端下载 新闽手机网 新闽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