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晋安:建区30年,GDP从十亿级迈向千亿级

市县动态 | 人民网 2025-11-05 14:54

人民网福州11月5日电 (林铭贤)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近52倍,实现十亿级到千亿级的跨越;产业结构从“二三一”优化为“三二一”,第三产业占比提升55.2个百分点……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林铭贤摄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林铭贤摄

4日上午,晋安区建区30周年“奋发进取三十年 同心共筑新未来”系列新闻发布会召开,首场聚焦经济建设领域,系统梳理呈现了自1996年建区以来,晋安区在经济建设方面的奋斗足迹与成果。

算“总账”,三十年来,晋安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996年建区时的26.02亿元,跃升至2024年1355.27亿元,增长近52倍。同时,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1278元,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算“明细”,三十年来,晋安区的一二三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晋安区的农业农村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提升,走出了一条“农业为本、旅游兴乡”的高质量发展之路。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913元,较1996年增长8倍,年均增速8.3%。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成果丰硕,累计培育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1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个。另一方面,乡村特色产业加速发展,品牌效应凸显,全省首创在乡村一线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服务中心,累计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21个;“晋安佛手瓜”“鹅鼻萝卜”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晋安区始终坚持“工业强区”战略,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出了一条总量扩张、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区工业增加值从1996年16.13亿元,增加至2024年100.26亿元。软件信息从无到有,2024年营业收入达130.34亿元,每年增速保持15%以上;培育晋安光电等县域特色产业,形成“光学材料—核心组件—智能终端”全链条布局,获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晋安区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迈进,第三产业占比提升55.2个百分点,服务业在经济格局中从“配角”发展成为支撑千亿GDP的核心引擎,标志着晋安从传统工业郊区向现代服务核心城区的彻底蜕变。30年前,晋安区商业版图上商圈几乎空白,2013年第一家商业综合体落地晋安,经过十余年深耕,商圈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蜕变;近五年来,晋安引进区域首店近百家,开展促消费活动超650场,带动客流量超2亿人次,销售额超120亿元,让商圈成为聚拢人气、激活消费的“强磁场”。此外,对外开放也开辟了广阔空间,1996年以来,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累计超27亿美元,今年以来高新技术企业到资占比超60%,外资结构不断优化。



新闽网客户端下载 新闽手机网 新闽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