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明溪: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以硬措施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市县动态 | 2025-08-31 10:10

“以前办施工许可证,光准备材料就得跑好几趟,审批下来要等大半个月。现在网上提交申请后,无需到现场,1个工作日就拿到证,项目能提前好几个月开工,这效率没话说!”近日,明溪电投热力有限公司办事人员成功通过网络下载桩基部分施工许可证,难掩喜悦。

这喜悦的背后,是三明市明溪县近年来深耕营商环境优化的生动注脚。该县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准聚焦企业办事时的痛点、难点与堵点,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靶向打出“组合拳”,为县域经济增效,使优质营商环境成为其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流程优化 为项目“减负加速”

在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中,明溪县自然资源局政务中心窗口推出多项创新举措,为项目推进提速,成效显著。

拿地环节,“给力政策”让企业轻装上阵:出让用地的规划许可证100%“免审即领”,划拨用地的则100%即办。企业拿地后可快速获取许可证,为后续建设筑牢基础。

设计与规划许可环节,创新同样亮眼。《建设项目设计方案“模拟审批”实施方案》打破传统审批时间壁垒,让项目“早开工”从期待变现实。传统模式下,企业需正式拿地后才启动施工图设计与审查等,审批周期长成为痛点。

如今,“模拟审批”制度实现流程并行:企业拿地期间就能提交申请,依据明溪县自然资源局意见函提前开展设计与审查,直接压缩审批链条,为后续环节减少约30个工作日,抢出关键时间差。

“从签土地出让合同到拿齐开工手续只用1天。”明溪交通运输综合体项目负责人施婕的感慨,是企业对改革成效的直观认可。

目前,明溪鑫福榕建筑新材料生产项目、盖洋中心卫生院病房综合楼建设项目等9个项目已受益于这些创新模式,缩短开工前审批时限40天以上,不仅让企业得以提前启动项目建设、加速资金周转、抢占市场先机,也可以将更多精力聚焦于生产运营与核心业务拓展。

效能提升 助项目落地投产

办理施工许可证时,明溪县住建局推出的“桩基先行”模式在政务中心窗口的高效联动下备受青睐。通过分阶段发放施工许可证,允许桩基工程先行办理,企业施工时同步准备主体材料,保障项目进度,促进早日完工。明溪电投热力有限公司便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快速拿到部分桩基工程施工许可证,加速了项目开工。

更显改革魄力的是“拿地即开工”模式。该模式适用于园区内一般社会投资工业项目(特殊工程除外),政企确立互信后,在土地出让准备阶段即可开展前期工作,企业签订土地合同后仅3个工作日,就能完成规划、施工等许可办理。

此外,为破解审批繁琐问题,明溪县依托三明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以“打破部门壁垒、推动协同高效”为核心,工程规划许可阶段联合供水、供电等多部门,共同为业主出具设计方案指导意见;项目完工后,同步联合竣工验收,让企业少走弯路。住建局窗口工作人员胡志民介绍:“部门之间打破壁垒协同验收,时限由法定30个工作日压减至3个工作日。”

今年以来,已有明溪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年产3万吨高端氟精细化学品项目(A标段)等多个重点项目得益于高效审批,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全链贯通 政务服务“零距离”

“云互联”政务服务模式让企业办事更便捷。“直播间里就能清楚了解网上申报每一步,还有专人实时解答,太方便了!”企业办事人员小邓为政务直播点赞。

明溪县政务中心通过在线互动、政策解读与实操演示,化身“政务顾问”为企业云端解难题。两场专场直播均收获广泛好评:工程建设项目外网申报直播详细拆解办理步骤;“侨易办”跨境服务直播为侨胞侨企详解境外办事渠道。后台专员同步研判复杂问题,实现“短视频导办+帮代办”等“零距离”服务,提高了企业对审批标准的知晓率。

“企业集成服务”专窗的设立更让企业暖心。该专窗涵盖企业开办、工程项目等7大类267个细分事项,企业只需告知需求,专窗人员便全程代办。“以前花半天跑窗口,现在窗口坐5分钟或在家打个电话就解决了。”明溪善佲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赖七生称赞不已。

与此同时,明溪县结合“一网通办”“一窗通办”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实现了企业办事从申请到办结的全链条贯通。目前,已通过这些服务模式为42家企业办理设立登记,让政务服务改革的红利惠及每一个经营主体。(王翠萍)


新闽网客户端下载 新闽手机网 新闽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