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码、应用与监管功能“三位一体” 全国首个国有药耗追溯码一体化服务平台在厦门上线
人民网厦门9月9日电 (记者张萌)“扫码即可查询药品和耗材的生产日期、失效日期、生产批次等全维度信息”“预计可辐射全国近1.5万家药耗生产企业和近200万家医药机构”……9月8日,全国首个国有药品耗材追溯码一体化服务平台“一码通”在厦门上线。
“药品和耗材使用的安全及追溯信息关乎国计民生,也是医保基金安全源头治理的关键环节。”厦门市医保局工作人员介绍,作为全国首个国有药耗追溯码一体化服务平台,“一码通”是继去年5月厦门市政府和国家医保局共建药品耗材追溯码数据应用中心后的又一突破性举措,其不仅实现了从生产、流通到使用和结算的全流程“一码追溯”,也标志着厦门在医药安全监管领域迈上了新台阶。
活动现场。厦门市医保局供图
据悉,此次上线的“一码通”集“追溯码发码、应用与监管”等功能于一体,创新性构建追溯码全产业链,在追溯体系规范性和完整性、数据安全与自主可控、节约社会交易成本、降低医疗机构依码支付实施成本等方面进行了深度重构。其在以数据赋能助力厦门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的同时,通过“‘三医’协同 一码溯源”,打造群众用药更安全、医院管理更高效、企业赋码更便捷、医保基金监管更智能的“四方共赢”良好局面。
记者了解到,以往药耗流通使用中普遍存在“三大难”——来源“追溯难”导致假冒伪劣品流入市场,缺乏监控出现倒码销售、虚假结算导致医保基金“控费难”,信息不贯通响应慢导致“监管难”,从而出现药品耗材非法倒卖、重复销售等问题,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而新上线的“一码通”平台则以药耗追溯码为核心,顺势打造追溯码、医保码、药耗本位码三码映射联通关键枢纽,打破多码独立的行业壁垒,兼容国家20位追溯码与GS1国际标准码,一库通管、一体追溯,实现“生产—流通—使用—结算”全环节闭环管理,从源头遏制非法倒卖与重复使用。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嵌入智能预警模块,对假药、回流药、串货等风险实时监测,推动监管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医药安全监管质效,该平台还针对不同行业面临的痛点进行优化。例如: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中小型企业“信息系统老旧、技术团队薄弱、改造预算有限”的痛点,开发轻量化应用模块,大幅降低“依码支付”政策落地的实施门槛,仅需“扫码设备+浏览器”即可完成采购、拆零、发药全流程操作,极大减轻改造接入成本;针对医疗机构、药店、流通企业入库时手工录入追溯码“耗时长、易出错、人力成本高”的痛点,打造上游数据一键提取功能,自动同步上游出库单中的追溯码、产品规格、批次等信息,实现“上游出库即下游入库”的无感衔接,显著降低运营成本与操作失误率。
值得一提的是,“一码通”平台还将面向公众开放溯源查询服务,只需扫描药品包装上的追溯码,即可实时查询药品和耗材的生产日期、失效日期、生产批次及流通路径等全维度验真信息,告别“查信息找多平台、辨真伪无依据”的困扰,切实提升用药用械透明度与安全感。同时,建立投诉反馈闭环机制,鼓励公众参与假药和回流药的监督管控,构建“企业自律+行政监管+公众监督”的协同治理格局,共同筑牢医药消费安全防线。
厦门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动拓展药耗追溯码在医保支付、医药管理、便民服务等领域的应用,让惠民保障更精准、更高效,努力打造药耗追溯“厦门样板”,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 市县动态 更多》
- 红土育新苗 改革谱华章 ——聚焦龙岩市教育领域十项重点改革
- 聚焦“教育强市”二十七条措施 厚植育人为本根基 ——龙岩市施行“教育强市”战略三周年综述
- 多元布局与创新赋能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厦门翔安投洽会对接项目超1000亿元
- 福州高新区入选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
- 发码、应用与监管功能“三位一体” 全国首个国有药耗追溯码一体化服务平台在厦门上线
- 厦门试点日托、短托养老服务,满足老人临时照护需求
- 福州:深化落实强省会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 以业委会为杠杆,福州这样撬动小区自治活力
- 连江发布15条惠民举措 建强“海上堡垒”打响“渔都先锋”品牌
- 效能建设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密码” 厦门自贸片区一系列改革举措与制度创新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