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布局与创新赋能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厦门翔安投洽会对接项目超1000亿元

市县动态 | 2025-09-09 17:46

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上,厦门市翔安区捷报频传。今年投洽会期间,翔安区累计对接项目超1000亿元。其中,省级签约项目3个,总投资200亿元;区级上台签约项目44个,总投资304亿元,为翔安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

投洽签约成果丰硕,多域产业协同发力

本届投洽会上,翔安区的签约项目不仅规模可观,更呈现出“重量级引领、多领域覆盖”的鲜明特征。翔安区共签约项目47个、投资总额超500亿元,签约项目涵盖新能源新材料、航空维修、智能制造、生命健康、高端酒店、环保科技、文化影视、现代物流、产业基金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的落地,将为翔安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强大助力。

其中,翔安区共有时代高性能锂电池项目、黑蚁新消费人民币基金项目、飞机及发动机高性能维修项目这3个省级项目完成现场签约,总投资额高达200亿元,单个项目均具备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特点,成为拉动区域产业升级的“强引擎”。

此外,翔安区还成功签约了32个区级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水上运输、集成电路制造、文旅、航空货运、零售等多个领域,从先进制造到现代服务业,从实体经济到消费业态,这些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完善翔安的产业生态,形成多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聘投资顾问拓渠道,建飞创社汇聚资源

在签约成果之外,翔安区更在本次大会上释放两大“重磅信号”,通过机制创新拓宽发展空间,为未来招商与产业升级铺路。

一方面,招商渠道再添“生力军”。大会现场举行了投资顾问聘任仪式,20位企业家正式获聘,成为翔安的“宣传大使”“招商大使”。未来,他们将凭借人脉广、渠道多、能量大的优势,为翔安招商引资牵线搭桥。

另一方面,创新资源迎来“聚合平台”。“翔安飞创社”在大会上正式启动运营,承载着让“实验室里的创新”能快速转化成“生产线上的产业”的重要使命,以确保优质项目、高端人才、创投资本向翔安加速汇聚。翔安立足临空经济片区“环厦门湾科创原创区”的战略功能定位,主动拥抱高校资源、链接创新要素,自主投入建设招投孵化基地——“飞创社”,这也将助力翔安汇聚创新资源、推动产业升级。

据悉,“飞创社”启动仪式签约项目共12个,项目涵盖基金、商贸、软件信息、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为平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会上还进行了厦门大学厦门校友会、中国投资协会投资信息专业委员会福建工作站、国信证券等8个招商联络点,将进一步延伸招商触角;嘉庚创新实验室、翔安创新实验室、智慧储能大型科研基础设施等7个科技成果转化点的授牌,则为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提供“加速器”,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主导产业聚链成势,未来产业蓄势启航

透过本届投洽会的签约清单,翔安区产业发展的“双轮驱动”战略清晰可见——既巩固主导产业优势,又抢占未来产业先机。

主导产业的强链补链取得重要突破。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的优质项目纷纷选择落户翔安。其中,新能源领域,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时代高性能锂电池、中创新航高性能锂电池、协鑫储能全球总部等产业链核心项目密集落地,标志着翔安区在新能源电池材料、电芯制造等关键环节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覆盖上游材料、中游制造的高价值产业链正加速成形。

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布局迈出关键步伐。鼎翔盛能源、空天装备、元之道海洋生物、同舟纵横分离材料等项目的落地,展现了翔安区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上的前瞻性眼光。这些项目聚焦海洋科技、深海空天开发等前沿领域,为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翔安正从传统产业优势向未来高地跃迁。

兴业在翔安,机遇赢未来

作为厦门跨岛发展的主阵地,翔安区承载着综合改革试点、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等重要使命。建区以来,翔安以“工业立区、产业强区”为战略,积极建园区、引龙头、铸链条,先后引进多个百亿级项目,形成3条600亿级的产业链,成为福建全省最大的光电产业基地,厦门全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连续5年入围“中国工业百强区”。

历经22年砥砺奋进,翔安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2亿元跃升至950亿元、增长39倍,财政总收入从1.2亿元增至115亿元、增长98倍。今年上半年,翔安区GDP以8.9%的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连续三年半稳居全市增长榜首。

此次投洽会的签约成果,是翔安过往招商工作的“成绩单”,更是面向全球投资者的“邀请函”。(叶晓菲 蔡绍威)


新闽网客户端下载 新闽手机网 新闽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