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点突破”走向“全域覆盖” 诏安文旅市场迎来“井喷式”增长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福建漳州诏安文旅市场迎来“井喷式”增长——从古城烟火到乡村民俗,从书画雅集到线上直播,全域文旅活动异彩纷呈,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答卷”。
“两节”期间,诏安县累计接待游客70.69万人次,同比增长37.1%,县内热门酒店平均入住率达92.5%;实现旅游总收入6.73亿元,同比增长43.9%,“美食嘉年华”线上直播带货与线下营业总额达到52万元。其中,诏安中山路成为热门打卡地,游客人数达20.5万人次,同比激增364.9%。
假日期间,诏安提前统筹、周密部署,于9月30日至10月8日精心推出“闽粤食府 墨香诏安”国庆中秋文旅畅享季系列活动,涵盖文艺演出、书画展览、非遗体验等丰富内容,全时段轮番上演,切实提升假日文旅体验,吸引了众多居民和游客前来打卡。
古街焕新:非遗美食引客潮
假日期间,围绕提升游客体验的核心理念,诏安中山路以“非遗+美食+书画”焕新亮相,沈锡纯沈冰山纪念馆首次免费开放,沈耀初美术馆“美食主题书画展”及书画雅集彰显艺术底蕴。2000余个和合包派送活动引发传统与新潮口味的碰撞;“诏安十大碗”场景化宴席传递浓浓团圆情,博饼、灯谜等互动环节吸引游客踊跃参与。霞葛镇司下村“王婆说媒”再现传统民俗魅力,累计吸引游客2万余名,村内农家乐与茶山夜市烟火鼎盛,日均接待食客800余人次,夜游消费持续升温。“厝边音乐会”“天台脱口秀”打破舞台界限,百年骑楼光影秀与全息投影营造沉浸式体验,骑楼文化秀与经典潮剧片段则展现出古今交融之美。
业态升级:产创联动“牛”劲足
以“全牛宴”为切入点,黑椒牛肉和合包、手捶牛肉丸等美食带动肉牛产业链发展,南方肉牛育肥场(一期)项目助力“餐桌美味”升级为“产业振兴”。书画产业通过“文化集市”“工艺美术精品展”,首次在诏安中山路集中展售融合诏安书画的文创工艺品,展现非遗技艺与书画艺术的多重业态,将“户户丹青”的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动能。“巾帼带货”直播大赛孵化35名优质主播,此次同步开展直播9场,文旅直播间推动青梅制品、文创产品走向全国,实现“流量”变“销量”。此次系列活动广受关注,多家主流媒体聚焦诏安;各地摄影名家、摄影爱好者也自发开展采风活动,用光影记录诏安美景美食;自媒体平台中,#闽粤食府 墨香诏安#话题阅读量达总浏览量1200万+,数名大V及众多网友参与话题创作,让诏安肉牛名气更响,让诏安文旅魅力走向全国。
服务暖心:全域保障畅行无忧
假日期间,诏安中山路活动现场推出“一站式”暖心服务,设立临时停车点、文旅驿站、便民医疗救助站等设施,并发布涵盖医疗点、公厕地点、临时停车场等信息的实用攻略,从停车便利到应急保障全程护航,让游客尽享“说走就走”的轻松旅程。此次,活动现场共设有文旅驿站咨询与便民医疗救助站4处,公共厕所9处,开放1300个停车位免费停车,更有980名公安、交警、城管执法大队等县直有关单位工作人员,以及乡镇和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协同联动,在各入口及服务点为游客提供咨询与应急协助。
展望未来,诏安将持续推动文化建设从“重点突破”向“全域覆盖”跨越,在中山路、文化广场等重点区域打造文化打卡地标与百姓舞台,串联牌坊街古迹文创点、书画文化驿站等项目,构建全域覆盖的文化阵地新体系,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让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诏安县委宣传部)
- 市县动态 更多》
- 从“重点突破”走向“全域覆盖” 诏安文旅市场迎来“井喷式”增长
- 福建邵武:点石成金,山区里崛起“黄金产业”
- 泉州开发区:打造营商“强磁场” 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米”
- 龙岩上杭探索“嵌入式养老” 打造“没有离家感”的养老生活
- “十四五”闽西红土地上的跃迁:跑出“加速度”、迈上“新赛道”、绘就“幸福卷”
- 福建泰宁县推动古城修缮和活化利用—— 古厝新生,下足“绣花”功夫
- 飞“黄”腾达、吉庆有“鱼”!连江深水养殖100万尾大黄鱼丰收上市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领衔,古田食用菌产业链特聘专家团来了
- 平潭:血脉相连越走越近 携手共建共同家园
- 福州新区(长乐区):福清引水工程正式通水 松下片区告别“有管无水”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