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项业务实现“数据最多采一次” 厦门市持续推进不动产登记工作“便民利企”
人民网厦门10月23日电 办理业务,无需提前填写表格,携带身份证明等即可在窗口直接办理;根据提供的身份证件等有效信息,窗口工作人员在电脑系统生成申请书,再让市民核对签章,期间无需再填写相关表格……
“此举不仅节省了市民办事的时间,还有效减少了窗口人员数据采集填报等负担……”近日,厦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业务规范科工作人员,专程到市政务服务中心,以市民身份现场体验了一把不动产登记“数据最多采一次”全过程,切身感受到了“高效”“顺畅”。
今年9月底,为切实减少广大企业及办事群众遇到的数据采集填报等繁琐问题,厦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经过充分调研后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数据最多采一次”工作,加快推进实现不动产高效登记“少填表”、数字赋能“一键达”。其中,对相关咨询服务、窗口受理工作人员等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
据悉,“数据最多采一次”指通过优化完善事项、数据和业务流程,以后台数据共享代替前端数据采集,同时通过与“一企一档”“一人一档”等基础库数据共享对接,实现业务办理过程中所需的申请信息和表单数据“一次采集、多次复用”,此举在让企业及群众“少跑路、少填表”和避免重复填报数据的同时,减轻工作人员表单信息录入量等,以提高窗口服务效能。
“优化不动产登记数据采集流程,是贯彻落实‘高效便民、数据赋能’工作要求的具体体现……”厦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福建省坚持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抓手,创新开展“数据最多采一次”等建设;去年,《福建省政务服务“数据最多采一次”实施方案》《福建省数据管理局关于做好“数据最多采一次”第三批高频事项改革工作的通知》发布,根据相关要求,“数据最多采一次”第一批、第三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涉及该中心的事项共有32项。
对此,去年以来,厦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积极部署,通过优化完善事项、数据和业务流程,全力推进“数据最多采一次”改革,有效简化了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的数据填报。截至目前,该中心已有32项业务实现“数据最多采一次”,其中,近期中心信息科开展并完成了第三批10个事项的“数据最多采一次”工作,今后还将加快实现“凡属于《‘数据最多采一次’事项清单》中需要申请书的业务,无论线上线下办理模式,都可一键生成申请书,申请人无需填写”的工作目标。
“数据‘多共享’登记提质效、群众‘少填表’服务惠民生、改革‘新路径’营商促转型,推进‘数据最多采一次’,不动产登记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厦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信息科工作人员介绍,全力推进“数据最多采一次”改革,通过加强数据赋能,让申请人“少跑路、少填表”,实现了事项提交材料平均减少近30%,事项办理时间平均缩减约60%,不仅有效提升了厦门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还大幅降低了企业、群众跑趟次数,有效增强企业群众对不动产登记政务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此外,在推进“数据最多采一次”改革中,厦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积极落实创新举措,持续优化系统功能,也有力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在减少企业群众在不动产登记领域的办事成本和时间,提升了经营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的同时,促进了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和信息共享,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持续推进‘数据最多采一次’工作,提升登记服务效能,进一步便民利企。”厦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不动产登记领域推进“数据最多采一次”初具成效,离不开中心坚持科学部署、压实改革“责任链”,离不开中心信息部门积极梳理服务事项、夯实数据“基本功”,离不开各部门线上线下融合、打好服务“组合拳”,也是中心践行“全面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一个缩影。
接下来,厦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将继续深化“数据最多采一次”改革,不断优化线上线下服务模式,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少填表”,让企业、群众办事成本更低,不动产登记服务流程更优、政务效能更高,“将‘数据最多采一次’作为提升政务服务效率、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持续提升企业、群众对不动产登记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助力厦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余乃鎏 谢小苹 谢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