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送上激励“大礼包”——“七项措施”促进全国博创赛人才项目落地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开幕在即。记者从泉州市委人才办、泉州市人社局获悉,为充分发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引才聚才效应,日前,泉州市印发《泉州市促进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人才项目落地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真金白银”吸引优秀博士后人才和优质项目落地泉州,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助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鼓励在泉人才项目参赛
《措施》明确,鼓励在泉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或所在团队报名参赛,经泉州市推荐选送获奖的参赛对象,在省级配套奖励基础上,由市级财政按照大赛奖励标准再给予1∶1配套奖励。对积极参加大赛的博士后站点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在博士后日常资助、优秀博士后遴选和申报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中予以倾斜支持。
加大参赛人才引进力度
《措施》鼓励企业发挥引才主体作用,对引进大赛获奖者的企业,按实际支付薪酬的20%给予企业连续2年引才补助,单家企业累计补助不超过50万元。支持在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参赛人才,参加海外境外(一带一路)赛和应邀参加总决赛对接交流活动的博士,现场与泉州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达成进站意向并于3个月内办结进站手续的,在享受市级博士后进站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再给予5万元一次性奖励。
给予获奖项目落地奖励
《措施》明确,实行梯度奖励办法,对大赛总决赛金、银、铜、优胜奖以及其他入围总决赛各赛道前30名项目在泉州落地的,由所在县(市、区)级财政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20万元、5万元配套奖励。获奖项目落地后,在申报泉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时给予支持,经评审认定后可享受工作经费、贷款贴息、办公场地等综合性支持。
提供全方位创业扶持
《措施》还明确加强创业场地保障,参赛项目落地后,由所在县(市、区)统筹用好公益性创业工位、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载体,给予入驻团队最长2年的创业场地租金减免优惠。推动晋江三创园设立博士(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入驻的博士和博士后团队提供最长2年的免租金办公科研场所。开展“以投代补”“以投代引”项目扶持,优先将参赛项目纳入产业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投资标的。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商业可持续原则对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创新创业项目给予贷款利率优惠。
加强产才供需对接
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泉州市将组织“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与参赛项目开展技术供需对接,符合泉州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申报条件的,按程序纳入市级重点技改项目储备库,同等享受设备投资补助等政策支持。
建立人才认定绿色通道
依托市县两级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为大赛获奖人才提供专窗服务,来(留)泉的金奖获得者可“免申即认”为市级第二层次人才;银、铜奖获得者可“免申即认”为市级第三层次人才,并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工作生活补助、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一揽子”待遇。符合条件的意向来(留)泉获奖人才,可采取“预认定”方式,直接纳入对应层次市级人才比照服务。
提供优才尊享礼遇
为参加大赛的博士人才提供定制化优才权益,参赛人才可凭大赛组委会提供的身份佐证,在1年内免首道门票游览泉州市国有A级旅游景区;可预约市直五大艺术院团公益性文艺演出,享每季度每团1场的观演权益;可申请入住泉州市定点酒店,享受累计不超过7天的免费住宿。(融媒体记者 吴宗宝 通讯员 林小宇 苏艺冰 实习生 张泽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