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个部门联动、80余项主题活动 厦门市启动“质量月”系列活动
人民网厦门9月1日电 (记者张萌)“市场监管、住建、工信等21个部门,聚焦产品、工程、金融等领域开展80余项主题活动”“有质量抽查、执法监管等刚性举措,也有技术服务、公益培训、便民服务等暖心行动”“从质量文化、质量提升、质量链条、消费环境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擦亮‘品质厦门’品牌助力城市发展”……1日,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厦门市市场监管局)举行“质量月”专题新闻发布会,正式启动2025年全市“质量月”系列活动。
发布会现场。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发布会介绍,今年厦门市将紧扣“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质量强市建设”主题,围绕“反内卷更实在、提质量更给力、促共治更多元”三条主线,明确“弘扬质量文化、深化质量强企行动、实施产业链质量赋能、大力开展质量品牌建设、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构建质量共治新格局”六大推进举措。其中,“反内卷”专项行动将重点整治质量领域恶性竞争问题,推动企业从“拼价格”转向“拼质量”;“提质量”通过惠企政策与民生举措双向发力,既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又保障消费者权益;“促共治”则依托市区联动、政企互动、行协助推和群众参与的多元机制,实现全领域质量共建。活动期间,除了开展一系列专项行动,全面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推动企业从“拼价格”的恶性竞争转向“拼质量”的良性发展外,还将持续深化惠企政策、提供精准帮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针对食品安全、消费维权等民生热点,推出一系列便民举措,让质量提升既有“政策温度”,又有“民生厚度”。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6月,厦门市率先出台了全国市场监管系统首个内外贸一体化综合措施,在实践中从最初的9条措施逐步扩展为“9+N政策工具箱”,为全市507家工业品、食品制造业外贸企业解决问题291个。在此期间,不仅通过开展重点行业标准比对、检测结果互认等举措,有效破除内外贸规则藩篱,还积极引导近100家外贸企业、1.8万余款商品加入平台外贸优品专区,累计销售额超3200万元;帮助14家外贸企业获得“鹭质贷”近6000万元、享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120万元,通过“政策红利+金融工具”双向发力,全力护航外贸企业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福建省首个质量专项保险“鹭质保”也将在“质量月”期间落地。该产品由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厦门金融监管局共同引导推出,包含产品责任险、食品安全责任险、公众责任险等险种,将对厦门市质量信誉白名单内经营主体实施阶梯费率优惠,既覆盖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全流程风险,又通过“白名单+保险”双重增信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目前已推动三家机构率先落地,后续还将通过“政险企”对接活动让更多优质企业享受红利。
发布会上,针对低空经济、新能源、光电显示等厦门重点产业链,厦门将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属地政府、链主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质量基础设施伙伴关系”,通过链上企业质量共治、技术共享,提升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如:由市场监管总局统筹指导,厦门市市场监管局联合相关部门组织的“国地联动”提质强企行动,将针对行业共性难题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为产业链韧性提升提供技术支撑。数据显示,自2022年启动质量技术帮扶专项行动以来,厦门市已有21个行业、近1000家企业因此受益,近120家企业破解质量难题,近70家企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近700家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明显改进,推动不合格企业整改复查合格率达100%,生产领域不合格产品批次数同比下降15.4%。
此外,在质量品牌建设方面,厦门市多部门协同发力:市市场监管局将推进区域品牌、集体商标的建设和推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市住建局开展“好房子”建设行动等。消费环境优化则通过“八大提升行动”落地,包括诚信计量、网购无忧、阳光价格等举措,并结合“‘鹭’享食安”供厦食品标准、“放心直播间”承诺行动,进一步保障消费者权益。此外,市公安局、检察院、厦门海关等部门联合打击侵权假冒行为,发布典型案例,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聚焦企业需求与民生关切,全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的良好氛围……”厦门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将持续推进全民质量行动,从产业升级、企业培育、民生保障等多个维度进一步深化质量强市建设,让“质量第一”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让“品质厦门”成为城市发展的响亮品牌,“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厦门成为‘人人创造质量 人人享受质量’的新标杆城市”。
- 市县动态 更多》
- 匠心筑基+监督护航 福州新区(长乐区)推动校服产业升级与专项治理双向发力
- 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厦门海沧打通助企纾困“最后一公里”
- 因海而兴、向海图强 宁德奋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 21个部门联动、80余项主题活动 厦门市启动“质量月”系列活动
- 从“产品出口”到“品牌扎根” 厦门海沧助力民营企业“出海”讲好中国品牌故事
- 福州新区这十年 沿江向海 “新”潮澎湃
- 一线办、一窗办、主动办 福州高新区以“马上就办”担当构建幸福园区
- 为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夯实人才支撑 龙岩市以“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持续壮大互联网营销师队伍
- 三明明溪: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以硬措施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 龙岩这场大会,领导干部为何让出“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