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厦门海沧打通助企纾困“最后一公里”

市县动态 | 2025-09-03 11:52

在厦门市海沧区翁角路与新景路交叉口,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宝生物”)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专注进行着样本分析与试剂制备。作为专注于聚乙二醇蛋白质长效药物领域的企业,特宝生物持续聚焦乙肝临床治愈,将创新科学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的治疗方案。

据了解,20世纪90年代,特宝生物创始人之一孙黎带着课题南下厦门,从事技术攻关。在政府支持下,曾经一片荒凉的海沧新阳片区,建起了特宝生物的一期厂房。作为海沧区第一家民营生物医药企业,特宝生物三十载逐光前行,其崛起背后是企业与地方政府同频共振、携手突围的生动实践。特宝生物的成长史,也折射出海沧区生物医药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进程,成为厦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缩影。

特宝生物实验室。

特宝生物实验室。

2024年11月,在市、区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海沧区在全省首创“进不了窗口”。“‘进不了窗口’机制,从临床试验、产品挂网、政策解读到市场拓展,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和便利。”特宝生物公共事务部总监江素全表示,这些创新机制针对企业痛点、堵点主动出击、精准施策,打通了企业产品临床应用“最后一公里”。

2025年5月,厦门出台《厦门市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助力好产品快速入院,让创新产品得以更快惠及患者。

厦门市及海沧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系统改革:“一窗口三中心”机制实现政策咨询与诉求受理“一站式办结”;生物医药专项扶持计划提供从研发、临床、审评审批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支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等创新机制,则助力企业更快实现成果转化与市场准入。

目前,厦门市海沧区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513家,2024年总产值达314.58亿元。位于海沧的厦门生物医药港已汇聚国家、省、市级高层次人才540余人次,并连续6年位列“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榜单”前15名。政策体系持续升级,聚焦研发创新、临床试验、入院应用等环节,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环境。

“每当我们推进一步,都能感受到政策服务的‘同步呼应’。”特宝生物相关负责人说道。厦门正构建“全链条”生物医药产业支持体系,从企业落地、创新研发、合规临床,到审评审批、入院应用,均提供“交底式”服务与差异化解决方案,实现“企业有所呼、政策有所应”。

从一款新药的申报,到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崛起,特宝生物的创新发展之路,不仅是一场从“实验室”到“科创板”的跨越,更是政府愿做“护航人”、企业敢为“攀登者”的双向奔赴。当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政企协同便能携手闯出更宽阔的高质量发展通途。(文/图 海沧区委宣传部)

新闽网客户端下载 新闽手机网 新闽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