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基+监督护航 福州新区(长乐区)推动校服产业升级与专项治理双向发力

市县动态 | 2025-09-03 11:53

“既能选款式、看工艺,还能查检测报告,这种透明化选校服的方式,我们家长放心!”近日,在福州新区(长乐区)“设计赋能 质筑未来”校服创新发展设计交流会上,一位家委会代表手持面料样品感慨道。这场由长乐区教育局、工信局、市场监管局联合主办的活动,不仅汇聚教育界、设计界、产业界力量搭建产教协同平台,更体现了深化教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发力,推动校服采购流程规范化、抽检常态化、监管精细化的整治成果,以“六大亮点”推动校服从“实用着装”向“品质载体”“文化符号”升级。

展示校服

展示校服

透明选品+立体监督,筑牢采购“阳光防线”

“以前选校服只有两三家企业送样,现在500多平方米展示区里,各家制衣和长乐纺织面料企业的校服款式、面料成分、检测报告一目了然!”长乐漳港中学林老师的话道出了此次交流会的“透明底色”。现场家长可扫码填写需求问卷,直接反馈款式偏好与价格建议。

而在幕后,长乐区教育局和区纪委监委驻区教育局纪检监察组早已织密监督网络——通过“线上+线下”立体监督模式,推出“校服管理上报码”、设立“校服质量公众开放日”,同时对全区有采购行为的学校开展“拉网式”核查,调阅采购合同、家委会记录等关键档案。截至目前,已发出整改通知19份,提醒谈话10人,解决家长诉求58个,让校服采购全流程暴露在“阳光”下。

质管闭环+环保导向,守护学子“健康衣着”

“这件运动校服的面料检测报告显示,甲醛含量、pH值都符合国家标准,孩子穿着我们才安心。”一位家长拿着面料检测报告仔细比对。

交流会现场,展示的校服均附带第三方质检报告,企业重点推介环保面料与精湛工艺;而长效保障机制更在持续发力,长乐区教育局联合市场监管局建立“从生产到销售”全链条质量监管机制,推动出台校服采购“黑名单”制度,对存在价高质差、商业贿赂的企业实行联合惩戒,倒逼企业坚守品质底线。

此外,长乐区教育局还在倡议书中明确“严守质量关口,确保安全健康”原则,要求校服设计必须符合儿童身体发育特点,杜绝劣质面料与不合规工艺。

校园特色+地域底蕴,激活校服“文化基因”

“我们希望在校服上融入校徽和‘立德、毓秀、开智、健体’的校训,让孩子每天穿着都能感受到校园精神。”长乐一中相关负责人的需求,在交流会上得到校企团队的积极响应。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与长乐职业中专学校的师生团队,现场展示了融合长乐海洋文化、校园特色的设计作品——阳光动感的运动校服上绣着简约海浪纹,雅致的学院风校服衣领处缀有校徽刺绣,既美观简洁又传递文化内涵。

长乐区教育局明确要求,校服设计需遵循“注重创新设计,彰显文化特色”原则,通过校企协同开发,让校服成为“行走的文化载体”,破解以往款式同质化难题。

交流会现场

交流会现场

校企联动+产教融合,构建产业“升级引擎”

作为纺织产业大区,长乐既有扎实的制造基础,又有高校与职校的人才支撑。

交流会上,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长乐职业中专学校与区属学校代表校签订《校服文化设计合作意向书》,将高校科研资源、职校实践能力与学校实际需求精准对接——高校团队负责设计理念创新,职校师生参与样品制作,本土纺织企业提供面料支持,形成“设计—生产—应用”的产教协同链条。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模式不仅推动校服产业升级,更实现了“教育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良性循环。

廉洁承诺+制度护航,斩断采购“腐败链条”

“我们承诺严格遵守校服采购流程,杜绝商业贿赂,确保采购过程公平公正!”交流会上,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代表设计单位、区服装协会代表企业,区属学校代表和家委代表共同签订《长乐区各类学校校服廉洁采购承诺书》,为采购环节筑起“廉洁屏障”。

这背后更有制度支撑:长乐区教育局制定统一的校服采购流程与合同范本,规范采购申请、企业遴选、价格谈判、档案管理等全环节,明确“家委会必须全程参与采购决策”,杜绝学校单方面定标。同时将校服采购纳入学校负责人履职评价,对违规行为严肃追责,从制度根源斩断腐败可能。

公益捐赠+精准帮扶,传递校服“暖心温度”

交流会现场,福建永丰针纺有限公司向区特殊教育学校捐赠冬装校服500套,福建捷高纺织有限公司向文岭中心小学捐赠校服1000套——这是长乐区探索“校服公益捐赠模式”的生动实践。

依托纺织产业优势,区教育局联合区纪委监委驻区教育局纪检监察组搭建“企业捐料、专业制衣、教育统筹、精准帮扶”的公益体系:前期摸排困难学生需求,企业捐赠优质面料或成衣,学校联合家委会监督发放,确保公益校服质量与精准度。截至目前,已为55名困难学生减免校服费用2万余元,让校服不仅暖身,更暖心。

持续推动校服产业升级,离不开长乐本土产业与教育资源的双重支撑。“纺织产业作为长乐的传统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拥有扎实的生产制造基础。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长乐职业中专学校则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培育了具备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服装设计复合型人才,能够为本地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长乐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石建基表示,希望借此契机,以产学研融合为纽带,打通政府、学校、企业、家长间的沟通渠道,让优质的设计资源、生产资源与学校需求精准对接,以设计驱动创新,生产出有品质、有文化、有个性、有温度的校服。

要让校服产业向更安全、更美观、更富有文化内涵的方向发展,还需多方协作发力。福州新区(长乐区)领导表示,要坚持“文化为魂”,鼓励设计团队深挖长乐文化底蕴,让校服成为地域文化的“传播者”;要坚守“品质为本”,引导企业采用环保面料、精湛工艺,建立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质量监管机制,让校服成为健康成长的“守护者”;要推动“多方协同”,学校充分听取学生与家长意见,家委会发挥好沟通桥梁作用,企业主动对接需求、优化服务;要倡导“产创共兴”,欢迎纺织企业捐赠优质面料,展现社会责任,也希望各地校服企业来长乐投资兴业,努力构建具有长乐特色的校服体系。(文/图 福州市长乐区教育局)


新闽网客户端下载 新闽手机网 新闽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